7月28日,为期4天的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(简称书博会)在山城重庆落下帷幕。本届书博会上,江西出版展台备受瞩目,中文传媒携精品力作和前沿创新成果,在这场全国文化盛宴中奏响赣鄱时代强音。
精心筹备 江西展台焕新彩
为确保书博会的顺利进行,中文传媒提前数月成立了专项工作组,明确分工,细化责任。
在参展组织方面,团队对展区布局、人员调配、物流运输等进行周密安排;在展销图书的挑选上,团队从海量书籍中精挑细选,既兼顾书籍的思想性、艺术性和可读性,又充分考虑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。不仅如此,团队在展区的视觉设计上,以展现赣鄱文化为核心,将江西元素巧妙融入其中。
高效的团队协作和灵活的应变能力,确保了书博会期间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。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反复推敲与精心打磨,力求为读者打造既专业又富有亲和力的阅读、交流环境。
佳作云集 出版精品聚人气
步入位于中央大厅馆C-T11号位置的江西出版展台,四周背景墙上的青花瓷纹饰即刻映入眼帘,浓郁赣鄱风情扑面而来。
展台内集中展示了我省近年来出版的精品图书,涵盖文学艺术、社科人文、少儿图书等多种类别,书香馥郁。目光所及,一排排书柜整齐布局展区,宛若智慧的长廊,读者们或凝神翻阅,或低声交流,指尖划过书页的沙沙声,与展区内流淌的背景乐交织,营造出沉浸式的阅读殿堂。
围绕“书香中国 阅读之美”的书展主题,中文传媒精心遴选了《江右文库》《中国式现代化的人类贡献》《我的城,我的镇——景漂的故事》《江西诗派诗集》《飞流之上》《捡来的瓷器史》等近2000种精品力作参展。
双线联动 阅读体验潮起来
除了琳琅满目的图书,中文传媒还通过线上、线下精心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,圈粉广大读者共赴阅读盛宴。
走进江西出版展台的直播区,主播一边声情并茂地对着镜头介绍书籍内容,一边耐心解答网友读者的提问,成功吸引更多网友涌入直播间,共赴这场书香与科技交织的阅读盛宴。一部手机、一个支架、一盏补光灯……各式各样的出版物、文化产品插上了“云翅膀”销往全国各地。
为增强书博会的参与性和互动性,中文传媒旗下各出版单位还策划了20余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。如“《太阳系边际探测》新书发布会”“助力构建新时代中国文化法学自主知识体系——《中国文化法:原理与制度》新书分享会”“与时代共呼吸的医学人生——《医路一生》新书分享会”“共读红色故事 凝聚巾帼力量——《硝烟中走来的铿锵玫瑰》读书分享会”“写作启蒙,家庭C位出道——《日记大王就是我!》小红花挑战赛”“阳刚少年集合!八路叔叔读者见面会暨《大侦探贝雷虎》新书发布”等。这些活动或邀请知名作家、学者与读者面对面交流,或通过知识问答环节与读者互动,无一不让人沉浸在书香盛宴,收获好评无数。
夜场书博 江右文脉润山城
夜幕降临,江西出版展台的灯光愈发柔和。有的读者正仔细阅读图书简介,悉心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书籍;有的观展群众举起手机记录,和各类精美文创合影留念;有的则倚靠在书架旁,认真翻阅刚购买的书籍,徜徉在“知识海洋”……
精品文创展区内八大山人册页在射灯下泛着绢纸的温润光泽,滕王阁立体拼图仿佛再现“落霞与孤鹜齐飞”盛景,景德镇陶瓷香薰正散发着淡淡的清香……这些文创产品同样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。它们是凝固的山水诗,也是行走的风物志,将典籍中的江右神韵、山水间的钟灵毓秀,淬炼为可捧读、可使用、可珍藏的日常诗意。
从白天的书香氤氲到夜晚的光影流转,中文传媒以书为媒,让江右文化的书香跨越千山万水,在巴渝大地留下了深刻的文化印记。
硕果累累 业绩口碑双丰收
本届书博会上,江西出版展区不仅收获了超高人气,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“成绩单”。
据统计,中文传媒销售码洋约480万元。这份成绩单不仅是销售数据的体现,更折射出中文传媒在内容创作、传播方式上的创新成效:既守住了线下阅读的温度,又抓住了线上传播的热度,让好书与文创跨越地域限制,飞入寻常百姓家,真正实现文化传播与市场认可的双向共赢。
书博会落幕,但江右墨韵的传播从未止步。中文传媒将继续以书为媒,让赣鄱文化的书香飘向更远的地方,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续写更多“以文铸魂、以文兴业”的精彩篇章。